芬芳“夜经济”一路繁花燃动消费热力 定制化拍卖游客“尝尝鲜”
央视网消息:在云南有句俗话,夜经济“云南十八怪,芬芳费热鲜花论斤卖”。繁力定在昆明的花燃斗南花卉市场,鲜花不仅论斤卖,动消甚至可以按吨卖。制化作为亚洲最大的拍卖鲜切花交易市场,除了白天交易,游客每天晚上8时40分左右,尝尝斗南花市的夜经济夜市也会开门迎客,火热的芬芳费热夜间花市通常会持续到午夜。
有着“亚洲花都”之称的繁力定昆明斗南花市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。普通花卉市场都需要市民游客“赶早市”,花燃但是动消斗南花市格外不同,还可以“赶夜市”。制化从晚上8时40左右开始,这里就进入最热闹的夜市时段。
斗南花市入夜忙 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
伴随着夜幕降临,除了白天部分固定摊位的摊主开始营业,许多来自周边地区的花农和鲜花商户也争先恐后拉着小推车,满载着鲜切花进入市场。“走播带货”的鲜花电商主播头戴花环,手捧鲜花的市民游客也紧跟其后、络绎不绝。整个市场铺满了鲜花,走进其中芳香扑鼻。
交易量比较多的鲜切花是咱们比较常见的玫瑰、百合花和洋桔梗等。除此之外,用来搭配花束的各类应季“草花”,您可能有不少叫不上来名字。比如有蓝星花、牡丹菊和松虫草等,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。
现在正值夏季,云南也有不少应季鲜花。比如成团成簇、色彩鲜艳的绣球花就是夏日鲜花市场的主角之一。这样一捧清新淡雅的荷花是入夏后人气相当红火的销冠。
超1600鲜花品种 海量鲜花连夜发全国
整个斗南花市,上市交易的鲜切花种类有117个大类,总计超过1600个品种,日均交易量近3000万枝。这样火热的夜间交易时间一般将持续到凌晨1时左右。海量的鲜切花在夜晚经过运输,最快第二天就可以出现在各大城市的终端市场上。
鲜花游上新 散客也能体验鲜花拍卖
除了批发和零售,斗南花市还承担着鲜花拍卖的功能。一般鲜花拍卖是服务于大宗交易,近期只在白天进行,但从7月份开始,“游客专供版”的鲜花拍卖厅也在斗南花市开始运营了,而且一直持续到夜间10时。有不少市民、游客在晚上赶来“尝尝鲜”。
“游客专供版”的鲜切花拍卖也采用了“荷兰式降价拍卖”,大家借助和系统相连的手机小程序进行操作。心仪的鲜切花出现,大屏幕上的指针开始飞快地从高价向低价转动。第一个出价的人达成交易,这让拍卖时机变得非常微妙,十分考验大家的眼力和手力。和大宗交易相比,这里的场地和规模都相对“迷你”,但是紧张的氛围是一点不少。
除了自由拍卖鲜切花,游客还可以“定制化”拍卖。在门口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束,按照上面的“配花指南”去精准拍卖指定鲜花,最后由花艺师直接现场包装。买花、拍花都体验了,晚上过来偶尔赶上商家甩货还能“捡个漏”。【编辑:刘阳禾】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中新网吉林7月5日电 题:吉林人参变身“零食新贵” 创新产品受国际市场认可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在吉林省永吉县一家现代化工厂的车间里,总价值逾200万元的人参奶茶、巧克力等食品已打包完毕,即将发往越 ...[详细]
-
文/尹倩芸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主办“能源中国——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”活动。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电力咨询总监苏宇飞在会上表示,中国新能源依托完整生态链,包括创新和市场优势,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着 ...[详细]
-
中新网7月6日电 据“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6日发布关于对南京队球员杨笑天违规违纪的处罚决定。具体如下:2025年7月5日,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六轮场序第33场,南京队 ...[详细]
-
中国天气网讯 登陆了!中央气象台消息,今天(7月7日)凌晨0点前后,今年第4号台风“丹娜丝”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,登陆时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(40米/秒),中心最低气压为9 ...[详细]
-
“科技感”“体验感”成暑期旅游关键词 创新玩法推动旅游消费多元增长
央视网消息:这个暑期,记者发现,“科技感”和“体验感”成为各地旅游线路设计的最新关键词。许多景点从白天到夜晚都精心设计了多样的体验项目,为夏日旅游增添了新活力。在江西滕王阁,迎接游客的是由虚拟数字人王 ...[详细]
-
中新网莆田7月6日电 (吴志)6日上午8时,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黄色警报,受台风“丹娜丝”影响,福建近岸海域将出现2.5米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。为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,当天,4艘外轮在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 ...[详细]
-
文化活动亲民惠民,文化建设才更富生命力推动更多文化活动和产品走入生活、亲近群众,人们就能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更真切感受文化的魅力不久前,音乐爱好者“打卡”天津共享钢琴的视频,引发关注。“打卡者”表示,他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喀土穆消息:苏丹西部北达尔富尔州一个难民营当地时间6日遭到炮击,已造成5人死亡。据《苏丹论坛报》报道,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以北的阿布舒克难民营6日遭苏丹快速支援部队炮击,导致 ...[详细]
-
中新网巴彦淖尔7月7日电 题:牧鞭换锄头 土专家+新农人绘就河套新图景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曾经,这里的牧民迎着朝阳放羊,伴着晚霞归家。如今,他们放下牧鞭,拿起锄头,在千亩丹参田里播种新的希望。而一支“土 ...[详细]
-
中新社南京7月7日电 (记者 朱晓颖)2025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。当天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(简称“纪念馆”)、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(简称“抗馆”)等单位举办多项纪 ...[详细]